《山东人大工作》2025年第12期刊发文章《薛城区:镇街规范性文件有了法治“防火墙”》,对我市薛城区人大常委会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向镇街延伸的相关经验做法进行推介。全文如下:

薛城区:镇街规范性文件有了法治“防火墙”
李 阳
在枣庄市薛城区新城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法律顾问李健正在仔细审核街道办事处的一份分配方案。他指着文件第3条向工作人员解释:“这里必须明确发放标准。”这是薛城区人大常委会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向镇街延伸的生动一幕。区人大常委会在调研中发现,镇街规范性文件存在擅自设立罚款条款、违规设定准入条件等问题,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对此,区人大常委会从源头入手,积极配合枣庄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备案审查培训会,在各镇街“点对点”进行备案审查工作专题辅导,指导街道人大系统开展工作,形成“区、镇街联动+常态化清理”工作机制;构建“三审三校”制度(形式初审、专业联审、终审定审,部门校对、法律顾问校正、人大核校),积极建立备案审查专家库,全力护航备案审查工作;数字赋能,利用备案审查线上平台,实现文件起草、审核、备案、公开全流程电子化,建立起覆盖区、镇街的备案审查体系。区人大常委会在“有件必备”上树立严的导向,定期组织开展“拉网式”核查,拓展监督维度。换届以来,共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25件;备案审查办公室每年3月依法向社会公布备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坚持优化完善审查方式,注重“统专结合”,充分发挥备案审查办公室统一文件归口、逐件全面审查“统”的作用和智库专家、其他专委会聚焦对口领域、有的放矢审查“专”的优势,提高审查精度。建立健全开门审查、邀请审查建议人参加论证沟通、问题文件线索收集等机制,拓展代表、群众等建言献策的途径,彰显为民温度。坚持实行“清单化”管理,运用纠错“组合拳”,增强监督力度。针对一段时期内规范性文件底数不全、公开不及时等问题,运用集中清理机制做好文件“加减法”,及时清理已过有效期、有关规定不适当的文件。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构建“主要负责同志统筹部署、分管负责同志牵头落实、区镇街协同联动、专班攻坚突破”的工作体系,推动试点工作高效开展、纵深推进。通过深人调研全区7个镇街备案审查工作现状,系统梳理问题短板,精准掌握基层实情。聚焦备案审查关键环节,绘制“报送一接收一审查一审核”全流程标准化图表,实现工作程序可视化、规范化。制度创新方面,实行“2+4”标准化模板(含备案审查工作办法、实施细则2项核心制度,配套流程图表、文书范本、平台操作、审查建议4类实操样本),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镇街备案审查范式;能力建设方面,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组织区、镇街开展专项培训,共享区人大常委会专家智库资源,通过案例研讨等方式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实施路径方面,以新城街道为示范点,总结提炼经验后全区推广,实现街镇备案审查体系全覆盖,筑牢规范性文件的法治“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