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人大要闻

枣庄人大讲堂全市人大系统服务推动“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研讨交流会发言摘登(三)

来源:枣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时间:2025-02-12

图片

李霞  山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一、创新方式,强化监督,在高效服务中心大局上精准发力

聚焦市、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主题主线,找准切入点、发力点,综合运用法定监督方式,促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一是创新“三清单、一评议”监督机制。对照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清单、票决民生实事清单、代表建议清单,进一步明确区政府职能部门目标任务,积极开展调研视察、专题询问、工作评议,刚性推动“履职亮屏、靶向监督”工作走深走实,提升监督质效。二是创新“深调研、微视察”工作机制。突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等大事要事,紧盯全区六大重点工作攻坚突破任务,抓住计划和预算执行、生态环保、乡村振兴、国有资产管理、地方债务管理等关键领域,组织开展专项调研、视察活动,对问题较多、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找准问题症结,推动整改落实。三是实施代表日常监督“菜单式”管理机制。立足区、镇(街)层面,建立重点监督事项建议清单,鼓励支持代表立足工作特点、熟悉领域、关注关心热点,自主选题点单,跟踪监督、系统调研,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增强代表闭会期间履职行权能力和水平。四是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聚焦“民呼我为”,进一步探索民生实事票决制的立项、征集、决策、实施、评价工作体制机制,实现民生实事项目立项由代表票决确定,实施过程由代表监督助推,工作成效由代表测评评价,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全过程民主、全流程规范、全方位监督。

二、拓展载体,优化机制,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上深挖潜力

深化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建设,不断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推动代表工作更好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一是探索建立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以实战实效为导向,建立区人大专门委员会基层实践站(点),融入并下沉常委会核心业务,重点就群众关注的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公共服务中的重点问题、宜居城市建设中的难点问题、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焦点问题,向代表征集问题和意见,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对问题比较集中突出的,及时组织开展“局长代表面对面”活动,努力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二是积极拓展代表主题活动形式。用活用好代表工作站(室)平台载体,将每月10日确定为选民接待日,加大“人大代表进网格”“双联双争双评”工作力度。探索建立代表活动“四字”运行机制,每季度组织代表开展一次学、通、议、评活动,通过学习思想、通报政情、议论民声、评价成效,提高代表知情知政深度和广度。三是实施“码上找代表、有事马上办”机制。结合“山亭数智人大”平台建设,公开每位区级人大代表专属二维码,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刻了解代表基本情况、反映民情民意,代表对相关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梳理归纳,按照流程上报处理,形成“登记-研究-处理-反馈”闭环。四是深化代表、“两官”双进工作成效。在10个镇街的基层法庭、检察室分别设立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组织代表参与民事案件诉前调解和检察公益诉讼等工作,全面推动代表发挥监督作用,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定期组织法官、检察官到代表“家站室”面对面与代表、群众交流,围绕依法行政、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等工作开展法律宣讲、诉源治理,为基层社会治理增添新动能。

三、提升效能,树立品牌,在打造“四个机关”上持续用力

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定位要求,主动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需要,着力推进人大履职理念、方法、机制迭代更新。一是抓党建引领。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增强人大各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持续深化“监督为民、先锋人大”机关党建品牌建设,实施“党建+依法监督、代表履职、自身建设”三项行动,推动党建工作和人大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双向促进。二是抓干部建设。强化实干实绩导向,持续开展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完善“蓝青帮带”“干部上讲台”“读书交流”等工作制度,发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作用,探索年轻干部多岗位交叉培养机制,以“强高实快好”的标准要求,全面增强机关党员干部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实干意识、廉洁意识。三是抓研究出新。紧扣创造性开展人大工作的目标要求,扎实做好工作创新的“后半篇文章”,通过评比观摩、工作通报、总结典型等措施,传导压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打造更多具有山亭人大辨识度的工作品牌,生动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山亭故事。


图片

邵泽法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

一、紧跟党的引领,把牢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领会省“新春第一会”、市“新春第一讲”精神内涵,始终坚持党对人大教科文卫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准政治方向,将市委的决策部署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全面学习中央、省、市委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委员会监督、调研、立法等各项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党委的各项工作要求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转化为推动教科文卫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聚焦关键领域,强化监督实效。教科文卫委联系的部门承担的大多是关系民生福祉的事业,党委政府重视、群众关注度高,委员会将聚焦市委“五个一”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要求,围绕全市教科文卫领域的重点工作,持续发力开展监督,努力在围绕中心上谋篇布局,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分析论证,确定2025年重点工作选题:一是开展全市贯彻实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执法检查,全面助力“健康枣庄”发展战略,推动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二是开展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外延,充分释放枣庄城市文化魅力。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常委会立法工作规划,扎实细致做好《枣庄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环境管理条例》立法审议工作,为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环境管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重点工作的确定为全年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确保市委和常委会重大部署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落实到教科文卫委工作各个方面。
三、加强沟通联系,汇聚民智民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教科文卫领域的桥梁纽带作用,尊重代表的主体地位,广泛收集代表、群众对人大教科文卫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全力做好人大代表建议的跟踪督办,激发政府部门全方位落实民生实事工作效力,确保相关建议按时办理、取得实效。进一步完善联系服务代表机制,立足现有工作基础,积极打造“两个联系”民主实践品牌。拓宽代表参与工作的渠道,组织代表参与人大视察调研,创新方式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有能可为、有事可干、有责可履、有“家”可回,引导代表谋事、服务代表干事、保障代表成事。同时,加强与省人大、其他地方人大和区(市)人大的联系,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做法,扩大影响,增强工作合力。加强与政府相关联系部门和人大其他专门委员会的沟通联系,密切配合,协同开展工作。
四、提升履职能力,打造过硬队伍。加强委员会自身建设、打造高效能团队组织,是委员会履职行权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一是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外出考察等方式,不断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持续提升委员会委员和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法律水平,为依法履职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业务保障。二是把培养作为重要职责,充分调动中青年干部学习创新的积极性,加压激励并重,锤炼“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承压能抗”的能力,力促他们成为委员会的中坚力量。三是坚持开拓创新,更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在思想上坚持理念创新,行动上勇于创新探索,完善科学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提升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人大教科文卫工作迈上新台阶。


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枣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鲁ICP备18037741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22号